勇战“梅花”丨你坚守一线的样子真美

时间:2022-09-15 浏览量:3098 稿源:综合部(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

第12号台风“梅花”已经渐行渐远。9月15日10时,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至Ⅳ级。为了筑牢防汛防台的安全屏障,轨道交通人在风雨中坚守,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身影和温暖感人的瞬间。

严防死守

坚守3天确保工程安全无虞

“再增加两台大功率排水泵,一定不能让水漫过挡墙!”9月14日下午,前殷停车场在建工地上,建设分公司项目三部覃峰、杨超、李旭、王勇和施工单位20多名值守人员正在全力奋战。

 

处于建设中的前殷停车场与既有运营线路5号线相连,相对于周边地块地势低洼,又临近河道,是宁波轨道交通防台防汛的关键重点部位。覃峰、杨超、李旭、王勇4人已经在现场坚守了3天。从9月12日启动防台防汛IV级响应以来,4人立即来到现场蹲点值守,他们会同项目部设置了多道防线,对挡水墙进行加固、提升高度,准备沙袋、水泵等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几日来,他们来回巡查了无数次,细致排查不放过一个漏点。检查、加固、排水,到15日台风过后,他们以及现场的20多名值守人员几乎三日没有合眼,看着挡墙外的积水退去,他们觉得这些辛苦一切都值。

带上行李

守住车站就是守住家

“再多拿几个沙包过来!”9月14日夜间,4号线柳西区域站长施震站在河岸边,盯着水位线心急如焚。

当天晚上20:00,伴随着强降雨,河水没过了岸堤。4号线柳西站一共有3个出入口,其中C口临河,是施震最担忧的重点部位,前一天他索性拎着行李箱住进了车站,“这里就是我的家,守住车站,就是守住了自己的家!”

 

所幸河水没有淹没到站口台阶,但施震和同事们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用一袋袋沙包在车站出入口周边筑起了一道“战壕”,通宵达旦地坚守了一夜。

聚沙成塔

抢装2000个沙袋送往“前线”

“大家再加把劲儿!”9月13日晚上,一片呐喊声中,宁波轨道交通车辆维修中心的小伙子们在装沙运沙的流水线上埋头苦干着。为保证充足的防汛应急物资,连日来,运营人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装着防汛沙袋。

为了备足2000个沙袋,这些年轻人们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浅蓝色的工服被不停流淌的汗水染成了深蓝。

 

细碎又粗砺的沙子钻进鞋子,钻进裤脚,他们却根本顾不上。戴着手套干活不方便,干脆摘下扔在一旁,手指被磨破了也不肯停下。为了加紧时间,又湿又脏的沙袋一个人要抱起几十斤,来回装卸、搬运,有效保障了轨道交通防涝需要。

与时间赛跑

2小时拆除1590米围挡

9月13日,面对台风“梅花”来势凶猛,2号线红联站土建标段需要在最短时间完成围挡拆除工作,宁波轨道交通业主代表范昊宇、景亮带领项目全体人员闻“风”而动,星夜集结。

 

红联站作为2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站,两个在建项目一衣带水,稍有不慎便会影响2号线二期后通段今年的保通任务。在两位业主代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土建、机电深度融合,2号线、6号线同心聚力,合力抗台、分工明确,形成了“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最终仅用2小时就联合完成1590米围挡拆除和固定工作。

不听汇报只看现场

不惧风雨坚守一线

“面对台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TJ8109标中铁十局项目经理王海亭虽然是3号线、5号线建设的老项目经理,但面对防台工作丝毫不敢有任何松懈。9月13日晚上,为确保现场反应迅速,王海亭既“督”又“战”,他坚持不听汇报只看现场。不惧风雨,走遍南部商务区站、明州医院站等每一个工点,实地确认每一个防台措施的落实。7小时下来,全身都湿透了。

 

通宵达旦

一刻不停紧急排水

受连续暴雨影响,市内部分道路积水严重。9月14日下午4点,南环高架桥下邱隘镇路段积水严重,最深处水位已达40公分,路面已无法正常通行。甬轨蓝志愿抢险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人员前往现场紧急排涝。搬水管、扎水带、检查启动发电机等作业有序进行……随着雨势越来越大,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抢险队员全身湿透,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终于完成排涝作业。


抢险工作还在继续,子夜时分,城隍庙商业区停车场等地不同程度进水,宁波轨道交通兵分多路,投入到紧急排水中。据统计,直至15日上午,连续奋战排水的运营一线人员已达170人次,出动排涝车3辆,排水泵20余台。

和他们一样,还有无数党员干部默默坚守在建设、运营一线,战“梅花”,他们无畏风雨、逆风而行,优化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乘客安全出行,迅速拉起一张又一张“防护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确保轨道交通整体安全、系统安全、全面安全。

 

返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