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6 浏览量:1477 稿源:综合部(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
5月1日凌晨零点,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最后一趟列车通过后,忙碌了一天的站台逐渐归于寂静。宁波轨道交通智慧运营分公司供电维修中心接触网工长姚立斌和他的班组成员伴着点点星光进入了在建的3号线二期梅堰地铁站,开始当晚的接触网巡查工作。
地铁列车停运后的凌晨零点至3点,是这群地下“夜行者”最繁忙的时候。“接触网巡查就是给轨道供电‘把脉问诊’,只有严谨细致地巡视,发现接触网存在的隐患点,才能对症下药确保疗效!” 姚立斌在形状酷似脚手架的梯车上,向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介绍接触网巡查的“秘方”。
隧道里灯光昏暗,两名维护员推着梯车,车上站着的维护员一处一处仔细地检查接触网设备状态。“3号线二期的各项建设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每天晚上,我们都要排查近9公里的设备,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上千个定位、上万颗螺母,不能有一点疏漏。再加上节假日运维压力本就是比平时更大,可以说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 姚立斌告诉记者。
接触网是列车运行的唯一动力来源,被称为列车的“生命线”,接触网设备一旦出现异常,会对地铁运营秩序产生影响。接触网维护员的工作非常特殊,白天地铁正常运营,他们只能利用晚上停运后短短的三个小时完成全部设备维护工作。今年五一假期,宁波地铁全线延长运营1小时,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在2小时内完成所有排查工作。此外,他们还需要在节假日期间增设2个驻点,全力完成各项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在出现故障后能用最短时间解决。
姚立斌今年28岁,已经有7年的接触网维修工作经历了。从1号线到5号线,从一名普通维护员到工长,再到市级青年文明号号长,“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是他工作的座右铭。虽然常年的夜班让他彷徨过,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他毅然坚持了下来。“有一次,距离我们巡查结束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隐患,我们争分夺秒在最后瞬间解决了它,这让我太有成就感了。”姚立斌说。
3号线二期建设期间,姚立斌带领他的伙伴们共同推进“弓网检测杆号图像识别技术”“无螺栓跳线施工安装”等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接触线脱槽、锚段关节燃弧等300余项缺陷整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3号线二期18.851条公里接触网设备的平推验收工作,保障供电设备高质量运行。
“我们的工作关系着无数人的出行安全,而夜间工作只是工作时段不同而已。所有的轨道交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着,确保市民安全顺畅出行。” 姚立斌说。
上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