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线动态丨技术和管理创新为5号线一期建设提速

时间:2021-08-18 浏览量:7405 稿源:综合部(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

斗酷暑,抗台风,战疫情,今年来宁波轨道交通克服重重困难,发动各参建单位全员抢建设,破难题,攻节点,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5号线一期建设提速。

继实现“轨通”“电通”“热滑”“接车”等关键节点后,目前,5号线一期全线22个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已完成84%,已全面进入车站机电系统综合联调阶段,正加快推进全自动运行调试工作。

技术创新,为项目建设增动能

5号线一期率先应用先轨装配式施工技术。即是利用CPIII和调坡调线数据,结合BIM技术,实现全参数供电系统安装施工测量,摆脱了供电系统安装施工对轨道的依赖,把所有不影响轨道施工的工序提前。

在隧道结构完成之后就开始接触网的施工,实现铺轨施工、供电施工齐头并进,工期至少缩短了50天,实现5号线一期“轨通”仅10天后“电通”的宁波地铁速度。

此外,宁波轨道交通还首次采用新型熔融式环网电缆安装工艺,较传统电缆头制作工效提高3个小时;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采用整流机组结合双向变流器机组混合机组供电方案,可在列车制动时将制动能量回馈至35千伏供电系统网络进行再生利用,通过制动能量回馈、稳定牵引网网压,双向变流器整体节能效果达到20% ,是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的有力措施。

科学管理,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5号线一期供电I标项目部,小编看到该项目已建立全目标体系的标准化管理手段,围绕“制定目标考核闭合,紧盯工程量干、追着问题转”的管理行动指南,借助物资信息化管理、进度信息化管理、四化班组建设三方面科学管理实践为项目建设加速度。

“我们现在全面推行仓库二维码网格化管理,仓库保管员可直接在手机客户端进行物资进、出库管理、精准定位,实现物资管理由传统向信息化、仓库管理从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提高仓库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降低了仓储和管理成本。”5号线一期供电I标项目部书记许向阳说。

项目部还应用钉钉作业票、派工单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替代手写作业票、派工单等老方法,施工队长只需在操作界面勾选施工区域、时间、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项目,即可完成派工单填写,促进了项目施工生产和安全文明施工。

党建引领,为项目建设镀光辉

“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放在施工现场就要更显光辉!”在5号线一期热滑工期最紧张的这10天里,供电I标项目部党员活动室经常飘荡着这样的话语,却让每位党员干部耳目一新、热血沸腾。

为确保现场能够有序施工,生产进度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供电I标项目部全体党员干部组成了党员先锋队,并积极吸纳8名技术骨干和优秀团员青年,毫无怨言地奔赴现场,驻扎在施工一线。在党员先锋队的带领下,更多员工加入“现场吃、现场住、现场干”的队伍中来。施工命令得到充分落实,生产难点得到最快化解,工程进度始终稳步推进。

返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