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0 浏览量:7187 稿源:综合部(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
开栏语:基层一线是国企员工成长的“磨砺石”,服务一线、服务群众,需要能力,更需要态度。
我们开辟了“我在基层一线”栏目,把镜头对准一线员工,挖掘他们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坚守一线生动故事,展现他们敢为人先、顽强拼搏的国企员工风采。
本期我们走进5号线一期经堂庵跟车辆段,这里不仅坚守着300多名建设者,还有运营分公司首批参建的车场调度、车辆维修、地铁司机等一线人员。让我们听听他们在车辆段“开疆拓土”的故事。经堂庵跟车辆段是宁波轨道交通首个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分全自动驾驶区和人工驾驶区。
肩扛安全重担 全自动调试“排头兵”
在经堂庵跟车辆段DCC(车场控制中心),身穿制服的调度员正盯着监控大屏和电脑显示器,边下达指令边做好记录。每个施工作业结束后,仔细确认轨行区内安全后,再开始车辆调试作业。
“几个月来,车辆段运营调试和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全员3班倒24小时坚守岗位,任务非常重。”调度员郑玉龙说,“平均每月有120个施工点。我们在加快推进全自动功能调试的同时,要留出空窗期保障工程作业时间。同时,还要优化文本避免交叉作业带来风险隐患。”运营调试和工程建设人员在相互配合中结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
在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从唤醒、完成自检、出库、正线行驶等环节都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郑玉龙介绍说:“作为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场调,大家都是边摸索边学习,一点点积累经验,确保正线列车正常运营。”
早介入、早验证、早解决 当好列车“把关人”
随着6月份全省首列全自动列车进驻车辆段,新线开启调试“大考”。运营分公司车辆维修中心检修三车间40多人组成的检修班组,冒着酷暑进驻车辆段,开启紧张的车辆调试、验收、检修等运维保障工作。
跟既有线相比,5号线车辆系统组成更加复杂,新增不少新设备、新系统,验收难度大大增加。为了严格把关、提高效率,车间将列车验收项点按资源需求拆分,全面排查并积极协调供应商,做到问题“早介入、早验证、早解决”。
车间工程师沃野告诉小编,在全自动运行条件下,无论是编制计划还是车辆检修对大家的专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参建过程中,大伙也不断学习成长,细化验收、维修等各项标准,为日后安全运维打下坚实基础。
巡查、处突、服务 当好列车“安全员”
随着全自动运行功能的实现,作为“掌舵人”的地铁司机也需要转型升级。为更好地适应全自动运行车辆管理,所有5号线一期137名列车司机都需要进行全自动运行相关培训,内容涉及应急处置、乘客服务、故障处理等方面,最大程度保证对“新岗位”的适应性,提高运营的质量和服务。
在车辆段调试现场,每辆列车上的司机都需要逐步逐项地对车辆功能进行检查,保证列车运行万无一失。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最大限度推进新线调试进程,从动车调试开始,司机们昼夜奋战,连日加班,边调试边摸索,边摸索边改进,一直到跑出令人满意的行车数据。
作为一名曾经在2号线、4号线有过四年工作经验的地铁司机,如今来到5号线 ,徐文楠又将面对全新的挑战。“以往工作重心都在驾驶上,未来我们可能需要从单一的驾驶延伸到对列车各方面的服务管理,把我们从重复作业中解放出来,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徐文楠解释道。
分享: